
06 指定计划,关键是找策略差距
在认识了计划之后,我们再来看看到底应该怎么制定计划。
做计划的关键是找策略的差距。我们可以把目标称之为理想状态,理想状态和现实之间一定有一个差距,这个差距就是我们可以确定行动合理的出发点,只要行动可以缩小和消除这个差距,行动就是合理的,这就是制定计划的关键。下面用例子来说明。
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,这个案例介绍日本儿童用品进入中国市场的计划。20世纪90年代,日本儿童用品打算全面进入中国市场,而在这之前并没有在中国市场取得好的竞争位置。他们决定用3年的时间,让日本儿童用品在中国市场获得前10名的地位。
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制定计划。他们发现理想与现实差距非常大,在现实中日本儿童用品在中国没有影响和市场优势,而理想目标是进入前10位,差距是从“0”到“10”。他们决定寻找缩小这个差距的策略点。
在反复分析中国的市场情况之后,他们的选择是以拍摄动画片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,一部一部日本的动画片在中国市场播放,那些动画片上的故事和品牌深入小孩子的心,3年后,中国儿童用品市场前10位有8个是日本产品。
拍摄动画片就是这个计划的行动安排,虽然设定3年做到中国市场前10名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的目标,但是因为寻找到缩小差距的策略点,行动的合理性保证了目标的实现。所以计划最关键的就是找到解决差距的策略点,围绕着这个策略点展开资源和行动,目标就会实现。
我特别提醒这一点,因为大部分人制定计划的时候,并没有关注到这个问题,大多数人只是分解目标,探讨目标实现的可能性,而没有了解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,更加没有根据两者之间的差距来确定行动的方向和资源的获取。
今后在做工作计划的时候,一定不要只关注怎么样实现这个目标的安排,而是要关注目标和现实有多大距离,这个距离怎么消除。管理者要和员工反复讨论如何消除差距的问题,经过反复讨论就会得到可行的行动安排,计划就可以有效地制定出来。
我给各位一个建议,在讨论明年的年度计划时,先一起坐下来,不管数字,仔细去想象新一年,你所在的领域:
• 会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?
• 会有什么顾客最想要的事情发生?
• 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发生?
• 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发生?
07 保证计划有效性的三个因素
大部分的情况下,人们在制定计划的时候,往往采用先让下面的分公司或者部门确定分公司或者本部门的计划,再汇总到总公司来集成,之后确定计划的方式,因此计划的有效性就大打折扣,因为人们确定计划的目的不同。
如果考核是完成计划就给予奖励,分公司就会想尽办法让自己的计划目标小一些;而如果匹配资源是和计划目标值挂钩,分公司就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计划目标,不管最后是否实现,先获得资源再说,因此这样制定计划的方式是非常错误的,需要纠正过来。
如果要保证计划是有效的,就需要从总公司层面确定计划目标以及资源安排,因此计划一定是财务部门和计划部门一起统筹来制定。所以计划是先由财务部门确定预算,确定可以运用的资源有多少,之后再安排目标和资源的分解,计划最核心的部分是预算。
除了预算之外,保证计划有效性的第二个关键是激励政策的安排。也就是说,在制定计划的同时,激励政策也需要同时确定下来。因为计划能不能实施,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,取决于激励政策是否可以确信并能够实施。
但是很多企业喜欢的方式是先签订目标责任书,之后再公布奖励的办法。我希望以后不要采用这样的方式,希望可以在签目标责任书的同时,激励的政策和目标责任人也同时签订,这样人们在接受计划目标的时候,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达成这个目标,因为达成目标可以获得明确的奖励。
我们要知道,激励政策就会决定人们对这个计划的承诺程度,所以最好在编制计划的同时,把激励政策制定出来,政策一定要非常清楚全面,又要稳定和兼顾变化,这样就可以确保计划得以实现。
保证计划的有效性,有三个最重要的因素:
第一,管理人员对计划的态度非常重要。所以在下达计划、确认计划的时候,不要简单和太过随意,而是要隆重和正式,正式地签订目标责任书会从形式上给管理人员一种认识,对待计划也要态度认真,要遵从。
第二,不要用原来的方法解决问题。计划为什么失效?主要是外部环境变的时候,人们还是采用原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。如果沿用原来的方法来解决问题,就会发现计划失效,因为计划的确和环境有冲突,管理者还是采用原来的方法来解决,就一定会出问题。
第三,上司的支持要充分。计划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是上司支持下属去实现计划,计划的实现需要资源,只有上司可以解决资源的分配问题。因此,获得上司的支持是保证计划得以实现的条件,也就是计划有效性的一个来源。
08 训练OGSM-T工作方法
计划管理作为日常运营中一种工具(简称为OGSM-T),有着基本的要求和方法,如果认真依照去做,就会看到效果。
(1)目的(Objectives)理解的能力
要有对目的理解的能力。比如我在新希望六和时,目的是成为世界级农牧企业,这就意味着:要拥有全球市场,整合全球资源,建设世界级品牌,成为全球产业领袖,我们就一定要加大海外的扩张与成长,整合全球资源,无论是采购、原材料技术和资金,运营效率都比别人高,让我们真正具有品牌溢价和增值的部分,真正的成为行业的领袖。
我们的目的还有企业宗旨,如“为耕者谋利,为食者造福”。这句话意味着:一定要先分析消费者得到了什么,合作者得到了什么,员工得到了什么,最后才是我们得到了什么。经营计划一定是要对这两句话负责,要把所有的计划行动与其挂钩。
(2)目标(Goals)设立和展开的能力
我们的使命、愿景与理念,必须化解为目标,要保证目标是可以衡量的,可以被检验的,同时可以用信息和图表去表达的,而且是一直被跟踪的,这就是目标的部分。
(3)策略(Strategies)制定的能力
从目的变成目标之后,就要有策略,它是达成目标最重要的选择。它基本落在两个地方,一是业务策略,二是组织策略。
策略需要回答,业务如何去做,组织上如何安排资源。所以对策略要有非常明确的判断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关键成功要素,把这个关键点找到,策略就会明确。我希望策略不要太多,然后把资源配置在策略上,资源不足就去寻找资源。
(4)衡量标准(Measures)的设立能力
有了策略就必须要有量化和检验的标准。就好比说我们是好人,这是策略,那么就要有检验标准,比如每天做一件好事就是标准。类似于所说的考核。企业关心什么,就衡量什么;只有衡量你想得到的,你才有可能得到;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。
(5)行动方案(Tactics)的设计能力
接下来要有行动,如果没有行动就没有办法真正实现目标。所以要有能力去设计行动,包括具体的活动,完成这个活动所具有的竞争优势,负责人,用什么时间去完成,每个月安排检查等。
09 最难的挑战是,计划没有变化快
必须承认,今天的环境已经完全改变,以往熟悉的条件几乎已不存在,接踵而来的都是全新的挑战。在这样一个“计划没有变化快”的环境中,我们应该怎么办?
如果遇到市场变化是真实的情形,你就要调整,不要一根筋做到底,中间有变化我们要认。
我提两点建议:第一,季度滚动检查,实事求是地去调整,不要怕调;第二,鼓励那些超额完成计划、不断地突破计划边线的员工。激励这样的员工,这样可以让整个计划能够应对变化。
那具体应该怎么解决“计划没有变化快”这个问题呢?
第一,计划要能够包含变化。你在做年度计划的时候,一定要设一个应变计划,而且,有一部分一定是对未来或者对变化趋势去做预测的。
第二,战略一定要柔性。在计划中执行是刚性的,但是在整体的安排当中,一定要记住它的柔性部分。这个柔性部分是什么?就是要有一些变化的部分,要按照计划去做,要给资源、给人。当你放这个东西进去的时候,你在战略上会有一个柔性。
第三,要学会用政策、程序和规定这三个东西。政策是决定资源分配的安排,程序是获得资源的流程,规定是获得资源的条件。也就是说,如果要实施计划,首先要制定政策来分配资源,其次确定程序以保证资源得以监控,最后做出规定以保证获得资源的条件是存在的。
当你发现计划没有变化快的时候,可以先调整计划实施的规定,但是程序和政策不做改变。在此基础上依然没有解决问题的话,就调整程序,但是政策不能调整,让大家可以离开你的流程、离开你的程序去获取资源。
如果规定和程序你都调了,还是没有办法让计划比变化更快,那是不是要调政策?大家记住,政策不能调。因为如果政策调了之后,整个计划管理基础就得调了,全年度的管理系统都得调。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调整上面说的滚动计划,就是调整目标。
10 管理者需要做出四个根本性的改变
让计划管理落实到日常工作中,让年度的目标可以努力去达成,需要管理者做出四个根本性的改变。
第一个根本性改变:如何让自己的工作为公司经营目标服务?
管理者所做的所有努力一定是要跟经营目标结合,用经营目标来衡量所做的事情是不是需要。就像我曾经在企业中做的工作一样,从我的角度来看,就是要努力帮助大家学会经营,懂得方法,持续进步,快速行动。我的目标就是帮助大家为公司经营目标服务,
第二个根本性改变:如何让自己的工作能够改进之前所存在的重大问题?
重大问题如果可以解决的话,管理岗位贡献就被体现出来。
第三个根本性改变:如何让自己的工作体现所担负岗位的核心价值?
每个人所在的岗位,价值会有所不同,但一定会有两个核心价值要明确:
(1)大家都是管理者,所以对激活人的价值必须表现出来;
(2)大家是公司绩效的承担者,所以必须让绩效的价值要呈现出来。
每个岗位所担负的这个核心价值必须明确下来。
第四个根本性改变:如何创新成长?
今天遇到的挑战已经不是简单的挑战,它有复杂性,有行情的复杂性,市场的复杂性,还有个人认知的复杂性,所以需要我们有能力去创新。
最后,我们回到定义当中:计划是为实现目标、寻找资源的一系列的行动。某种意义上来讲,计划管理其实是一套行动方案。
我反复强调计划管理不是目标分解,它其实是行动方案。我希望你在做计划时,能够很好地找到你的行动方案,相信你会在2025年取得想要的成效!
本文来自陈春花 春暖花开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