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很多管理者跟我说,接下来要倡导过紧日子了。
这本来是好事,大家都回归经营,回归本质,积蓄力量,不再盲目折腾。
但是,我也看到一些不好的现象。有些企业,把过紧日子当成了借口,肆意做一些跟经营无关的事儿,员工怨声载道。
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。
降本增效,不等于过紧日子
降本增效,是企业未来几年的主旋律。
然而,大部分企业在做的时候,却没有什么成体系的方法,都不约而同地进入了一个认知误区:
要降本增效,最好的方法就是号召全员过紧日子,节衣缩食,砍掉一切支出。
事实上,过紧日子是不能随意拍脑门就喊出去的,因为它很容易跑偏,带来很多不良后果。
第一个,容易运动化:上面一阵风,下面狂折腾。
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,就是公司说要过紧日子了,但它是一阵一阵的,来得快,去得也快。
这就是典型的运动式降本,来的时候兴师动众,锣鼓喧天,连保洁阿姨也不能请,全员轮流搞卫生。
等到走的时候,又悄无声息,当初喊得震天响的口号,一个也没执行,上面好像也无所谓。
运动式降本,是一场上下配合的无效表演,上面一厢情愿地喊口号,下面一脸无奈地跟着折腾。过后什么也没留下,除了一地鸡毛。
第二个,容易极端化:上面喊紧日子,下面过苦日子。
天天喊着过紧日子,还很容易走极端。
很多企业可能会以为,号召大家过紧日子,顶多是想警醒一下员工,不要铺张浪费,要艰苦奋斗,一切以生存为主。
但是,组织是个放大器,上面一句话,下面会十倍百倍地放大。
有些管理者,为了表演给上面领导看,他会拼命走极端。
上面说要减少浪费,他就取消福利,关掉空调,克扣纸巾;上面说要降低用人成本,他就只会挥舞裁刀;上面说要提升效率,他就要求员工拼命加班,取消假期,为难一线员工......
这种极端化,反应的是他头脑简单,行动粗暴。但更深一层说,这说明组织有时候是会失去理性的。
所以,不要轻易喊过紧日子,喊多了组织容易失去理性,而到最后承受这些灾难的往往是一线员工。
第三个,容易对立化:上面想的是减少浪费,下面想的是公司不讲人情。
有时候,公司只是纯粹想减少浪费,所以号召大家过紧日子,把一些不必要的开支缩减掉。
但是,这个度很难把握,稍微控制不好,传导到下面,就会演化成对立情绪。
企业是控制不了员工的想法的,下面可能会认为,公司不体恤员工,为什么要在一些蝇头小利上跟下面争抢。
如果这种情绪蔓延开来,公司会呈现出一股暮气,员工积极性被挫伤,大家一切只求自保,不会想到替公司担忧,更不会有奋斗精神。
这显然不是企业想要的结果。
所以说,降本增效,不能只是号召大家过紧日子。真正的降本增效,是有方法、有原则的。
降本增效,是一项长期能力
既然一味地强调过紧日子,容易引发很多不良后果,那么,如何才是正确地降本增效?
我认为,降本增效是一项长期能力,必须做到:常态化,整体化,组织化。下面我一个个讲。
1.常态化,非运动化
首先要确认的一个点是,降本增效不是一个短期策略,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。
很多企业通常是年底一算账,发现成本上涨了,利润下降了,就开始高喊要过紧日子,过几个月形势好转,就偃旗息鼓了。
事实上,降本增效是持久战,而不是运动战。事前控制,远比事后算账更重要。
有句话说得好,千万不要等下雨了,才去补漏洞,而是要天晴时修屋顶。
所以,公司在日常运营中,就要有财务思维,做好成本控制,保证现金流。
在平时就要有危机意识,要有成本控制思维,把账算清楚,能省则省,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。
不要账上资金充裕的时候,就大手大脚乱花钱,盲目投资,拉长战线,等到发现问题了,才来亡羊补牢,借机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。
稻盛和夫取得成功,就得益于对成本的严格控制。
他常对员工说:“干毛巾也能拧出水。”他要求全员参与成本控制,让员工自己成为经营者,去考虑要削减哪些冗余成本。
正是这种不断地宣导、引领,让成本控制变成员工日常行为。
把成本控制贯穿在日常工作中,久而久之,这种习惯还会变成公司的文化。
一旦形成了文化,它就有无形的巨大力量,公司鼓励什么,不鼓励什么,每个员工都会自觉自愿遵守。
2.制度化,非随意化
有些公司,听到外面在喊降本增效,于是回到企业就命令下属,我们也要过紧日子。
他完全不管公司的现状,不管有些新业务正在进行得如火如荼,大刀一挥就全砍掉了。
他只肤浅地看到人力的支出、资源的支出,却忽视了真正从制度层面,去减少复杂性造成的浪费。
那什么是制度化呢?就是把降本,藏在制度里,而不是临时起意,主观臆断。
也就是说,在定制度、定流程的过程中,就把成本浪费减到最小。同时,在发现由于制度和流程臃肿导致成本增加时,也能够回溯到制度本身去找问题。
比如说,有些公司的业务人员报销差旅费,要经过层层审批,流程极其繁琐,拿到报销费用的周期特别漫长。
表面上看,这是减少了报销的频次,省了钱,但这事实上既增加了管理的成本,也会挫伤业务人员的积极性,业绩下滑,得不偿失。
还有些小公司会仿照大公司的做派行事,设计了复杂的流程体系,但这其实是画地为牢,会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的浪费。
所以,如果你在设计制度、建立流程的时候,就考虑到了可能的成本问题,将复杂性降低,那么,制度的每一次运转,流程的每一次起作用,其实都在偷偷地帮你降本。
这个时候,根本用不着跟风喊“过紧日子”。
3.组织化,非个体化
第三个点要明确的是,降本增效是一个组织工程,而不是个体工作。
也就是说,降本增效,是一个在组织层面全方位梳理疏通的结果,不是单靠某个英雄人物能够完成的。
有一些企业,把降本增效的任务推给某个人,或某个部门,比如推给人力老大,行政老大,或者业务老大。
老板跟他说,不管你用什么方法,要实现减少百分之多少的成本。
负责这个事儿的人在高压和表现欲的双重作用下,就大搞特搞,前面说的“运动化”、“极端化”问题就是这么来的。
还有一些企业,期待外部空降的“救世主”,给他配人手,甚至成立“效率部“,希望毕其功于一役。
但是到最后,这些动作都会铩羽而归,并且留下非常不好的结果。
为什么呢?因为这些都是单点行动,没有从组织层面整体把握。
比如,公司很大的一块成本,就是运营成本:
由于认知不同频,导致的战略无法落地;由于信息不对称,产生的无效会议、部门猜疑;由于流程繁琐,导致的行动反应不敏捷,等等。
这些才是真正的组织层面的成本,造成了极大的浪费。
但是,寄希望于“救世主”式的降本,是看不到这些浪费的。
因为他为了快速见效,早点立功,只会去做那些容易被看见的动作。最后往往导致员工不舒服,企业达不到想要的目的,因小失大。
所以说,降本增效,要组织化,不能个体化,不能寄希望于救世主。
最后总结一下,降本增效,不能简单的号召大家过紧日子,它是一项长期能力,要常态化而非运动化、制度化而非随意化、组织化而非个体化。
本文来源于张丽俊 ,作者张丽俊,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站删除。